水利勘測設計就是為了如何更好的節水、用水、引水、治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的自然屬性決定了流域內山水林田湖等生態要素和上下游、干支流等各階級流域單元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由流域單元生物(微生物)間的互饋、流域生態要素和水力泥沙要素等構成了流域生命共同體。
|
【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河湖泊的流域特性決定了治水、用水及管水模式需以流域單元為基礎,以階級河流水系特征為依據,進行網格化、現代化管理。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以流域為單元,構建智慧水利體系;水利部慎重其事,提出要加快構建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利工程、數字孿生河網,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思維方法,實現水利工程和流域河網的精準化、高效化、智能化管理。
2022年,水利部發布了《關于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建設數字孿生流域和數字孿生工程,強化“四預”功能。推進智慧水利建設,是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實現數字轉型和智能升級的重要保障。這促使傳統水利向智慧水利轉變,從“人力”走向“腦力”,從“治水”走向“智水”。
【春江水暖鴨先知】
為提高中金環境設計事業部各子公司在工程設計行業中的科技核心競爭力,順應國家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企業工程數字化轉型,健全數字化組織構架。洛陽水利勘測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緊抓機遇,成立數字院,為水利工程數字信息化、智慧水利建設等業務項目鋪墊底層基礎。
【六月初驚見草芽】
洛陽水利-數字院創立于2022年6月,是集生產、科研于一體的創新型部門,成長的每一步都充滿著挑戰。在公司領導帶領下,數字院里的青年才俊,勇于創新、奮發向上,成為洛陽水利拓展新型業務的生力軍。經過一年的發展,在水利工程信息化、水利工程BIM場景化方面初見成效。
【小荷才露尖尖角】
傳統水利建設管理過程中,主要依靠人工地面巡護宣傳方式和現地控制進行管理,很難及時發現工程中隱蔽的、錯綜復雜的控制因素,使得水利工程實現無人值守、遠程調看和工況預警功能成為“夢想”。各省相繼出臺了水利信息化建設指南和標準,對水利信息化建設愈發重視。
洛陽水利-數字院抓住市場機遇,承接了洛陽市及周邊各縣區水庫雨水情測報及大壩安全監測項目,伊川、嵩縣等縣區智慧河道預警平臺項目,欒川、洛寧等新建水庫信息化項目,灌區(玉馬灌區、洛南灌區)、供水(云南鎮沅供水一體化)、電子沙盤等多種類型信息化項目。填補了公司在水利信息化市場上的空白,為進入更深層次的智慧水利市場打下基礎。
長久以來,我們在物理世界關注的,都是水利工程里面的一個個實體對象,當用CAD代替紙張來作為工程信息傳遞的介質時,盡管形式上從物理世界進入了虛擬世界,但呈現的還是點、線、面的信息顆粒度,而BIM三維構件體,它有著自己的屬性統計信息,其信息顆粒度可以和現實相匹配。水利工程智慧化是數字孿生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以BIM技術促數字賦能、推進智慧水利工程建設、實現水利高質量發展需要認真思考和技術錘煉,這也是現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
洛陽水利-數字院積極開展BIM技術創新與應用點示范研究,參加2023年“智水杯”全國水工程BIM大賽,創新性的完成了BIM技術在水文流域規劃展示,工程三維可視化設計,建筑物模型水動/力學計算分析,工程算量出圖等方面的研究,并積極探索BIM與新一代信息技術(GIS、CIM)的融合應用。
【乘風破浪會有時】
乘風破浪,直掛滄海。
未來,數字院要堅持智慧水利戰略規劃的總體目標,以市場為導向,掌握水利政策,熟悉水利需求,增強研發實力,提供智慧水利“規劃-設計-實施”全周期的解決方案,搭建“一體化、智能化”的智慧水利服務模式,打造公司智慧水利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