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人首发阵容_计算机胜平负让球胜平负混合_女超积分榜2022_足球比赛积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 - nba最新排名及赛程

市水利動態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市水利動態

建設水生態文明助力美麗河南建設

更新時間:2015-02-02 17:18:43點擊次數:3594次字號:T|T

今天是第二十二屆“世界水日”,第二十七屆“中國水周”宣傳活動也在今天拉開序幕。聯合國確定今年的“世界水日”宣傳主題是“水與能源”,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加強河湖管理,建設水生態文明”。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并把水利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對水資源保護管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生態修復、水生態補償機制構建等作出重要部署。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改革方向。這些重大舉措,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于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水利部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明確了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建設目標和主要內容,并在全國組織開展了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我省鄭州、洛陽、許昌三市有幸成為第一批試點城市。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健康、綠色的生態文明中,水的地位尤為重要,離開水一切文明皆無從談起。作為生態環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和基礎保障。我省是全國唯一的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也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缺乏的省份。多年來特別是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水利系統克難攻堅,奮勇開拓,在水資源管理、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組織開展了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創建、節水型社會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河湖連通工程建設等一系列實踐活動,不僅為保障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奠定了扎實的水利基礎,也為水生態文明建設積累了有益的經驗。但也要看到,我省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客觀條件并沒有根本性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付出的水資源、水環境代價過大,一些地方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水生態退化等問題日益凸顯。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從源頭上扭轉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在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高水平上促進人水和諧、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省委明確提出了建設“四個河南”的戰略構思,再次凝聚了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的心聲。“美麗河南”最直接的解讀就是: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尤其是當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趨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形勢日益嚴峻,霧霾天氣日益增多、霧霾程度日益加重,更加凸顯了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刻不容緩。


水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當前,重點是要突出一個核心、構建一個格局、強化一個管理、建立一個體系、推進兩項保護。


突出一個核心。就是把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核心,抓緊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建立和完善覆蓋流域和省、市、縣三級行政區域的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全面落實取水許可和水資源有償使用、水資源論證等管理制度;加快制定區域、行業和用水產品的用水效率指標體系,加強用水定額和計劃用水管理,實施建設項目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制度;充分發揮水功能區的基礎性和約束性作用,建立和完善水功能區分類管理制度,嚴格入河湖排污口設置審批,進一步完善飲用水水源地核準和安全評估制度;健全水資源管理責任與考核制度,建立目標考核、干部問責和監督檢查機制。充分發揮“三條紅線”的約束作用,加快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構建一個格局。就是在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的基礎上,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為依托,以長江、淮河、黃河、海河水系為基礎,以小浪底南岸、北岸灌區、趙口二期、西霞院輸水工程和引江濟淮等水系連通工程為骨架,著力構建全省“南北調配、東西互補”的水資源優化配置格局。在保護生態前提下,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生態良好,引排得當、循環通暢,蓄泄兼籌、豐枯調劑,多源互補、調控自如的江河湖庫水系連通體系。大力推進污水處理回用,鼓勵和積極發展雨水和微咸水利用,將非常規水源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


強化一個管理。就是強化節約用水管理,把節約用水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全過程,進一步優化用水結構,切實轉變用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