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河水生態文明示范區重點之一是水系建設,基礎為“兩湖一河”,即洛河東湖、伊河東湖和連通兩河的伊洛運河。
昨日,記者探訪了目前已經進入建設沖刺階段的伊河東湖施工現場。伊河東湖建設情況如何?它的建設重點和難點是什么?記者為您一一打探。
1 進行河道治理,讓伊河水變“乖”
“蔓渠之山,伊水出焉。”《山海經》里所說的伊河源頭其實位于現在的欒川縣陶灣鎮。伊河“出山”后,流經嵩縣、伊川、洛陽市區和偃師等,在偃師境內與洛河匯流后稱為伊洛河。據目前的水文資料顯示,伊河干流長度為264.8公里,流域面積達6041平方公里。
目前,攔河橡膠壩建設正在進行。嚴格來說,伊河東湖建設并非只是建壩蓄水。實際上從去年開始,伊河市區段一期東延伸段河道治理工程就已經打響了伊河東湖建設的“頭炮”。
據市水務部門提供的材料顯示,伊河市區段一期東延伸段河道治理工程位于伊河龍門焦枝鐵路橋至伊濱區佃莊鎮王圪垱村之間,河道治理長度為1.55公里。實施該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適應洛陽新拓展區建設需要,確保伊河該段河道沿岸堤防滿足城市防洪要求,改善伊河沿岸生態環境”。
盡管當初我市治理伊河該段河道的初衷并非直接為伊河東湖工程服務,但伊河東湖工程監理工程師尹青峰認為,先期啟動的這段河道治理工程實際上為伊河東湖工程順利開工奠定了堅實基礎。因為這段河道大部分位于伊河東湖上游,在治理完畢后,兩岸大堤將使伊河防洪標準提高到百年一遇,同時治理完善后的河道底部平整許多,能使伊河水變“乖”。
2 對付河道淤積物,施工人員有辦法
今年3月,伊河東湖工程正式動工。據洛陽水利建設投資集團提供的資料顯示,伊河東湖工程建設工地位于伊河市區段一期東延伸段河道治理工程末端靠近上游300米處,北岸為伊濱區佃莊鎮,南岸為伊濱區龐村鎮,工程主體為攔河橡膠壩。預計今年年底,伊河東湖就可蓄水。
按照工程設計標準,伊河東湖未來水面高程為118.5米,回水長度7.35公里,形成2.7平方公里的水面,最大蓄水量為607萬立方米。
那么,目前工程建設情況如何?伊河東湖工程監理工程師郭占杰向記者進行了詳細介紹。
今年6月下旬,伊河東湖攔河橡膠壩開工建設。在建設壩體之前,建設單位先期在工程所在的河道修建圍堰,迫使河水改道,露出河床。然后,施工人員開始對河床進行清淤。由于該段伊河河床內淤泥和沙石較多,挖掘機挖出的沙石和淤泥會從鏟斗中流出,之前挖出的地方又被回填。
更令施工人員頭疼的是,由于裝滿河道淤積物的車輛要上坡,含有大量水的淤積物便會像“稀湯”一樣大量流出,直接導致清淤工作事倍功半。
后來,施工人員索性先將清理出來的泥沙就地放在河道內,等里面的水晾干,再用車拉走,這樣做不耽誤清淤工作。郭占杰說,此舉效果立竿見影。
3 伊河東湖攔河橡膠壩工程正在推進
伊河東湖攔河橡膠壩總長約1400米,包括寬頂堰和橡膠壩兩部分。最早開始建設的是分布在伊河兩岸、正對橡膠壩兩端、總長約740米的寬頂堰。寬頂堰用混凝土澆筑而成,與河岸垂直,與未來建成的橡膠壩對接。北岸寬頂堰長約368米,南岸寬頂堰長約372米。寬頂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河水沖刷攔河橡膠壩兩端河岸,導致攔河橡膠壩壩體損壞。
目前,南北兩岸寬頂堰已經建設完成。
橡膠壩則長約660米,共8跨。其中,主河槽內6跨,這一段的壩高為4.5米,每跨長約75米;靠近南北河岸的地方2跨,這一段壩高為2.5米,每跨長約99米。另外,橡膠壩的中墩厚度約為1.4米,邊墩厚度約為1.1米。在橡膠壩的上游還要鋪約100米的防滲帶,下游則要建設消力池。
伊河東湖的攔河橡膠壩是傳統的橡膠壩,用混凝土澆筑壩底后,壩袋將被直接覆蓋在上面。同時,在橡膠壩附近還要建設大型蓄水池,未來用于向壩袋內充水,使壩袋內水壓與壩袋外河水水壓相等,以此來提高橡膠壩高度。此外,攔河橡膠壩還包括控制室段的建設。控制室段布置在大堤內側,包含控制室、倉儲室和水泵室。
目前,1、2、3、4、7、8跨建設已經基本結束,5和6跨的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與伊河東湖相比,洛河東湖下游采用的是技術更先進、施工難度更大的氣盾壩。記者將走進洛河東湖施工現場,看看氣盾壩到底是啥樣的?它又是怎么工作的?敬請關注洛陽晚報的相關報道。
延伸閱讀
昨日,記者從伊洛運河工程監理部門負責人曹水平處了解到,伊洛運河長約4350米,運河河道寬約60米,深約9米。除了伊洛河連通渠道,該工程還包括洛河防洪閘和伊河防洪閘建設。伊洛運河從中間點同時向伊河東湖和洛河東湖開挖。
目前,伊洛運河也已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