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弘揚企業精神,發揮榜樣力量,激勵員工斗志,營造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集團開展了《與榜樣面對面》活動,選擇了企業精神突出并在工作崗位上做出突出成績的先進團隊/個人進行訪談,希望全集團員工向他們學習。本期是活動的第一期,訪談對象是洛陽水利小浪底南岸灌區項目團隊,讓我們向參與“十三五”重點項目的團隊成員們致敬!
前言——小浪底南岸灌區項目是國家“十三五”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項目之一,項目規模大、涉及區域廣、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在規劃、設計等方面面臨著諸多挑戰。此項目凝聚了幾代洛陽水利人的澎湃熱血、智慧結晶以及辛苦付出,他們歷時數年不改初心,只為:“尋夢丘嶺千里遠,承澤黃河越邙山;一渠飛跨千萬壑,天上之水灌良田”。
借集團開展的“榜樣面對面”活動,且聽洛陽水利項目團隊聊一聊他們平凡而又與眾不同的故事。
關于項目——利用最優資源,打造精品工程
Q:請簡述項目的概況,并介紹一下洛陽水利的項目團隊?
梁燕(總經理助理):
概況:小浪底南岸灌區從黃河小浪底水庫南岸引水,是小浪底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灌區設計總灌溉面積53.85萬畝,包括引水灌區、提水灌區和自流灌區三大部分。自流灌區部分即“引黃入洛”工程(20公里穿越邙山隧洞)已于2015年底貫通。本項目已列入國家“十三五”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項目,工程總投資近33億元。項目的實施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項目團隊:洛陽水利高層領導對于本項目高度重視,公司級近十名資深技術總監均參與了項目的前期策劃、指導與成果審核工作,為本項目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項目團隊由測繪、勘察、水文、規劃、水工、施組、金結、電氣、水保、環評等十五個專業的精兵強將組成。可以說本項目是洛陽水利承擔的最大規模、技術最復雜的水利工程。
關于尋夢——歷經數年,項目團隊初心不改
Q:能給我們簡述一下灌區引水與規劃方案的特點?
朱自光(設計三院院長兼項目負責人):
項目引水獨具特色。結合小浪底水利樞紐運行調度的特點,大膽提出了灌區汛期相機、分層多級引水的思路,解決了小浪底水利樞紐調水調沙高灘深槽的技術問題。
項目區地形復雜,灌溉方式獨具特色。南岸引水塔高49米,分三層取水,面對小浪底水庫不同的淤積高程及蓄水高度,取水方式復雜,灌區設施涉及多方面因素,規劃工作難度大。項目組依據航測圖,以及多次實地全線查勘,優中選優,設計方案三易其稿,最終確定了最優的渠線——即采用“長藤結瓜”式的灌溉系統,將整個灌區按“高水高灌、低水低灌”的原則分為了若干片區,解決了規劃的技術難題。
Q:能給我們簡述一下“引黃入洛”20公里邙山隧洞的技術難點?以及你們是如何攻克難題的?
魯鵬(勘察院院長):
引黃隧洞穿越邙山,引水設計流量9立方米每秒,地質條件極為復雜(第三系軟巖、三疊系砂巖等),勘察院團隊經過反復試驗,首次創新采用反循環鉆探工藝,提高了巖芯采取率,同時區域水文地質調查也是本項目的重點,我們采用試驗、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出了成果,保質保量完成了任務。20公里隧洞現已經完工,這個工程的技術難度,在全國也屈指可數,我為我們勘察團隊能參與、并完成這樣的重點、高難度工程感到驕傲。
Q:項目綜合測渠線總長近430公里,請簡述一下測繪院如何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保質保量的完成了任務?
周岐明(測繪院院長):
項目推薦渠線總長近305公里、比較線總長近125公里,工作量巨大,測繪院團隊在本項目上體現了強大的執行力和高效的工作節奏。為了加快項目進度,在進場之前我們就倒排工期,工作量節點落實到每天。比如:早上買好中午的干糧直接在野外就餐,以此來節省時間;每天一直干到天徹底黑下來,才會結束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到賓館,雖然很累但仍會把白天的外業數據進行整理繪制,以核對每天數據的準確性。通過以上高執行力的工作方法,提前完成了這項“急難重”的項目。
Q:作為規劃專業的負責人,你認為項目的規劃部分具有創新性嗎?
程曉輝(設計三院總工):
答案是肯定的, 舉個例子,灌區規模采用長系列水土資源供需平衡的方法分析確定,計算及數據處理量大,同時又無現成分析軟件,我們規劃團隊邊干邊學,自己研發了《灌區灌溉制度計算軟件V1.0》,將繁重的計算工作變得條理起來,最終在很短時間內,出具了千余張計算成果,以我們自己研發的軟件高效的完成了任務。也因為此軟件的獨創性和實用性獲取了國家的軟件著作權。
Q:跟大家聊聊,項目團隊集中封閉的日子?
侯夢夢(項目團隊成員):
為了項目保質保量提交成果,項目組于2017年7月份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集中封閉,在“封閉前”,我發現自己懷上了寶寶,項目處于攻堅期,如果再換生手的話,就會嚴重影響整個團隊的進度,我毫不猶豫的進駐了封閉區,在高強度的工作中我一度缺氧暈倒,為了不影響工作,在去醫院進行簡單的治療后,我又迅速投入了工作,就這樣,我以一個準寶媽的身份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F在我已經是一名真正寶媽了,在孩子懂事后,我會把這段經歷講給他聽,我想我的孩子一定會引以為榮的。
Q:講述一下你們進行移民調查的故事?
周波(項目團隊成員):
移民調查團隊的成員基本都是80、90后城市長大的孩子,為了保證調查進度,我們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越過高山、穿過荊棘,身上被劃傷無數、被蚊蟲咬了大大小小的包,甚至還有人遇到了螞蜂和蛇;項目團隊成員幾欲中暑,咬咬牙,打開一瓶藿香正氣水一飲而盡繼續堅持,最終通過不懈的堅持,我們打贏了這場艱巨的硬仗。
關于后記——團隊力量 無往不勝
一個偉大的工程、一番偉大的事業,總要有一群默默蟄伏、堅守崗位的人,前仆后繼的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幾代洛陽水利人以智慧與經驗克服了各種技術難題;以強大的執行力和高效的工作進度保證項目如期提交;以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項目中去;以不怕吃苦的堅強意志打敗了困難險阻。雖然,他們只是國家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一個縮影,但我們相信,擁有了一致目標、共同夢想的團隊,他們必將無往不勝。讓我們以洛陽水利平凡而又優秀團隊為楷模、為他們喝彩!